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如何让农村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是一个重要课题。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郝家桥村作为“乡村振兴楷模”,在探索乡村养老服务新模式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东北大学“星火榆林”实践团深入郝家桥村,实地调研当地养老服务发展情况,感受乡村老人的幸福生活。
走访村庄:感受老人生活的温馨惬意
实践团成员们在村里走访时,脚下的水泥路干净平整,路旁的绿植生机勃勃。一路走来,处处能感受到村庄发展的活力与村民生活的惬意。在村里的休闲广场和凉亭里,常常能看到老人们聚在一起聊天休憩,享受着安详的晚年生活。
途中,实践团遇到了几位正在乘凉闲谈的老人。看到年轻的大学生们,老人们格外高兴,热情地与实践团成员们交流起来。谈起村里这些年的变化,老人们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村里老人热情交谈
提及习近平总书记到访的情景,老人们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感慨地说:“总书记来的时候,特别关心我们的生活,问我们吃得饱不饱、看病方不方便、冬天暖不暖和。总书记这么忙还惦记着我们老百姓,真是让人感动啊!”
另一位老人接着说:“这些年,村里变化太大了,我们吃的越来越好了,日子也越过越红火。以前冬天取暖都成问题,现在不仅有暖气,村里还建了老年活动中心,我们老年人有了自己的‘幸福院’。以前想都不敢想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多亏了党的好政策!”
乡村养老:幸福院里的美好时光
在与老人们的深入交流中,实践团了解到郝家桥村在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方面做出的努力。村里专门建设了老年活动中心,为老人们提供了一个温馨的聚会场所,大家亲切地称之为“幸福院”。
据了解,这个“幸福院”不仅为老人们提供了娱乐休闲的场所,还定期组织各种适合老年人的活动。老人们可以在这里下棋、打牌、看电视,还能参加一些简单的健身活动。逢年过节,村里还会在这里为老人们举办联欢活动,让老人们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
一位老人自豪地介绍道:“我们这个幸福院可好了,冬天有暖气,夏天有空调,平时没事就过来和老伙伴们聊聊天、下下棋。村里的年轻人也经常过来看望我们,陪我们说说话。”
养老服务:村庄发展中的温情关怀
在与村书记刘振喜的对话中,实践团进一步了解了郝家桥村在养老服务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刘书记介绍说,随着村庄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完善,村里越来越重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努力让每位老人都能安享晚年。
“我们村的发展不能忘记老人们的贡献,他们是村庄发展的见证者,也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刘书记说道,“村里在规划发展时,总是优先考虑老年人的需求。除了建设老年活动中心,我们还完善了医疗卫生服务,定期为老人们进行健康检查,确保小病不出村。”
村里还建立了邻里互助机制,鼓励年轻人多关心村里的老人,形成了尊老爱老的良好风尚。在产业发展带来的收益中,村里也会拿出一部分资金改善老年人的生活条件,让老人们真正感受到发展成果的惠及。
感悟与启示:让乡村老人共享发展成果
通过与老人们的深入交流和实地调研,实践团成员们深刻感受到郝家桥村在乡村养老服务方面的用心和成效。从老人们的笑容和话语中,可以看出他们对现在生活的满足和对未来的期待。
这种乡村养老模式的成功,离不开村庄整体的发展和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离不开村里对老年人群体的特别关怀。通过建设"幸福院"、完善医疗服务、建立互助机制等方式,让老年人在熟悉的环境中安享晚年,既保留了乡村的人情味,又满足了现代养老的基本需求。
从老人们的故事中,实践团成员深切感受到了乡村振兴不仅要发展产业、改善环境,更要关注每一个群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郝家桥村的养老服务实践,为其他乡村如何做好养老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展现了乡村振兴过程中的温情关怀和人文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