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底保障助脱贫(三)

发布日期:2020-11-11 16:02:02 来源:府谷县民政局  作者 :府谷县民政局

府谷县位于陕西省最北端,2019年末,全县总人口97625户249427人,其中农村人口207126人,辖区有14个镇,9个便民服务中心,172个村委。2016年以来,在省、市民政部门指导下,府谷县民政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三个聚焦”指示精神,全面落实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深化各级各类反馈问题整改,精准实施社会救助兜底脱贫行动,2016年至2019年累计为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投入农村低保保障金1136.89万元、五保供养金2694.69万元、临时救助金210.38万元。



 

一、统筹协调,多措并举强化政策落实

(一)农村低保各项措施有序推进

脱贫攻坚以来,全县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3600元/年逐年提升至4620元/年,保障标准稳步动态高于扶贫标准。切实加强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政策衔接,严格按照陕政办发〔(2017)23号〕文件精神,将符合低保条件的“建档立卡”对象全部纳入农村低保范围,实现符合条件贫困对象与农村低保对象、五保对象“双纳入”,充分发挥了民政部门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兜底保障作用。2016年农村低保3709户7325人,发放低保金2531.68万元;2017年农村低保2694户5451人,发放低保资金1975.99万元;2018年农村低保2056户4178人,发放低保资金1664.35万元;2019年农村低保1999户4037人,发放低保金1623.78万元。为贯彻最新操作规程,印发《府谷县民政局关于贯彻落实<陕西省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规程>进一步加强城乡低保有关问题的通知》〔府民发(2020)49号〕文件,明确细化低保对象认定条件、申请审批程序,对刚性支出、就业成本扣减作出明确规定。召开全县社会救助业务培训,累计培训干部400余名。落实低保“单人保”政策,将低收入群体中符合条件的重病、重残人口纳入救助范围;落实“分类施保”政策,为农村低保家庭中的老年人、未成年人每人每月增发30%的低保金,为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每人每月增发50%的低保金;落实“渐退帮扶”政策,对实现就业或接受扶贫开发项目取得收入尚不稳定且已不符合低保条件的农村低保家庭,继续予以保障12个月,残疾户延长至18个月;落实刚性支出扣减政策,对因残、因病、因学等刚性支出较大,就业成本高的困难对象,收入核算时进行刚性支出扣减。持续深化农村低保专项治理,严格执行近亲属备案管理制度,提升干部作风整顿。联合县扶贫部门制定《府谷县农村低保覆盖率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通过民主评议、入户调查、信息核对等措施,3393户6574人纳入农村低保范围,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9741937人,农村低保覆盖率从1.96%提升至3.206%,做到100%长期公示。

(二)持续做好特困人员救助供养

特困人员生活无依无靠,是打赢脱贫攻坚任务工作中最艰难的部分。根据生活自理能力评估结果和服务需求,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签订四方照料服务协议,及时为监护人发放护理补贴。建立镇、村特困人员探访制度,加强对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照料。保障标准由分散5500元/年、集中6000元/年提高至集中分散6500元/年,2016年特困人员1276名,发放特困供养金730万元;2017年特困人员1252名,发放特困供养金800万元;2018年特困人员1158名,发放特困供养金723.9万元;2019年特困人员1091名,发放特困供养金699.53万元。全县现有农村特困供养人员989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915名。县民政局在保障“应救尽救”的同时,着力实现“应养尽养”,将社会救助兜底脱贫与养老服务有机结合,创新社会救助工作机制,与县财政部门联合制定《关于推行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实施方案》,并与府谷县爱在人间志愿者协会开展养老购买服务,为全县分散特困人员提供探访照料和精神关怀服务,“生活照料+志愿活动”让特困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2018年改造田家寨敬老院一所,床位60张,2020年新建黄甫敬老院一所,可容纳300老年人居住生活。开展机构护理人员技能培训,进一步提升养老水平。

(三)扎实做好临时帮扶解困工作

为充分发挥临时救助“兜底线”“救急难”功能。根据重大灾难等各方面情况,解决困难群众急难性生活困难问题,及时安排乡镇做好困难群众生活救助上报工作。2016年临时救助9743户,发放救助资金1573万元;2017年临时救助5600户,发放救助资896万元;2018年临时救助5066户,发放救助资金1023.5万元;2019年临时救助4498户,发放救助资金826.8万元;2020年对家庭基本生活困难的1656户困难家庭实施了分级审批临时救助,拨付资金768.26万元。制定《府谷县临时救助储备金制度》,镇(便民服务中心)可直接审批救助困难群众小于3000元临时救助,下拨镇(便民服务中心)临时救助储备金700万元,并对资金不足的镇及时予以补充。建立府谷县社会救助“先行救助”“主动发现”制度,建立村级救助服务队,开展社会救助先行救助、主动发现工作,对遭遇紧急困难的人口及时予以救助,进一步加强防返贫监测预警能力。通过社会救助联席会议,解决部分群众生活、就业、住房等多方面问题。

(四)严格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

2018年为加大残疾人脱贫致富信心,提请县政府常务会议,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四级残疾人予以生活补贴。2016年残疾人“两项补贴”5011人次,补贴资金421.27万元;2017年残疾人“两项补贴”4945人次,补贴资金416.96万元;2018年残疾人“两项补贴”6377人次,补贴资金549.15万元;2019年残疾人“两项补贴”6366人次,补贴资金485.88万元。为解决特困供养、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残疾人养护问题,2019年推动县人民政府出台《府谷县失能半失能兜底保障对象医养结合集中养护管理办法》,有效实现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资源有序共享、有机融合,并成立天化老年护理院,吸收民营资本投入养老产业,提升集中养护水平,让救助对象可以随时反馈需求,及时得到照料。

(五)加强关爱“三留守”人员

建立府谷县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依托全国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动态管理;建立儿童工作队伍,配备县镇村三级儿童督导员,开展定期走访,着力提升儿童关爱保护工作。2016至今发放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生活保障金374.34万元。全面摸排全县留守妇女情况,及时更新信息台账。联合财政局、司法局、卫健局等九部门出台了《府谷县关于加强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共做实施方案》,摸清留守老年人的基本情况,建立了季度定期探访制度,落实工作责任,加强组织保障,逐步推进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对农村幸福院建设的支持力度,2016至今完成51个农村幸福院新建任务,并对农村幸福院进行等级评定,评定结果与运行经费额度挂钩,激励农村幸福院规范运营,为留守老年人解决生活问题。

二、以专项治理行动为抓手,促进兜底脱贫再上新台阶

2020年深入开展兜底保障“三排查三清零”、“对标补短”等专项行动,对在册贫困户、脱贫监测户、边缘户、致贫风险户排查,将符合条件的无劳动能力或弱劳动能力未脱贫人口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全县在册贫困人口1333人,死亡13人,落实兜底措施1129户1302人,占98.63%。脱贫监测户23户50人,纳入农村低保范围19户41人,占82.00%。边缘户66户155人,落实保障措施57户122人,占78%。2020年深入开展农村低保覆盖率提升专项行动,农村低保覆盖率提升至3.206%,农村低保3389户6549人,发放农村低保保障金2199.22万元。全县农村五保对象987户989人,发放特困供养金661.70万元;孤儿69人,发放孤儿生活补助93.05万元;事实无人抚养儿童90人,发放生活补助96.19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5545人次,发放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和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474.63万元;临时救助1656户次,发放救助资金768.26万元,下拨乡镇临救助储备金700万元。全年共计发放资金4993.05万元。



 

三、加强爱心超市管理,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动力

充分发挥爱心超市服务和帮助基层困难群众的作用,在12个贫困村建立“爱心超市”,出台《府谷县“爱心超市”奖惩办法》,奖励先进,激励后进,开展贫困村“评优树模”活动,评选10类先锋模范75户,倡导通过物质奖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提升贫困户内生动力,助推打赢脱贫攻坚战。



 

四、发挥社会组织力量,助力脱贫攻坚

为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力量和作用,府谷县民政局加强与业务主管单位和社会组织的沟通交流,积极支持、动员引导全县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通过召开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座谈会,协调镁业协会、慈善协会等为爱心超市捐资,为全县贫困村注入源源不断的帮扶力量。动员府谷县爱在人间志愿者协会、府谷县电力医院、县慈善义演团等社会组织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在扶贫工作中发挥独特优势,为打赢脱贫攻坚贡献了力量。

五、驻村联户促进脱贫攻坚精准施策

制定《府谷县民政局包镇联村帮户实施方案》,选派业务骨干李振华担任贫困村大桃山第一书记、高峰为驻村工作队员,壮大基层扶贫工作队伍。选派8名干部对山神堂、庄则、黄糜咀村的41户69人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结对帮扶,局党组成员带队,按月进村及敬老院看望贫困户,对接帮扶为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



 

六、创新举措,脱贫攻坚呈现新成效

(一)居家养老服务既要“专业”还要“有爱”

2019年以来,府谷县民政局超前谋划,全面推动养老服务工作,逐步构建起了功能完善、布局合理、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2020年,在全县14个城市社区开展了智慧居家养老服务工作。通过购买榆林市德和养老服务组织的专业服务,为城区70周岁以上的特困、空巢、失能半失能等8类特殊老年人提供线上呼叫服务和线下实体服务。为老人提供助餐、助医、助急、助学、助乐、助行、助洁等服务。2020年10月22日,府谷县全面启动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让老年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各项居家养老服务。



 

(二)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开创农村养老新局面

为解决部分农村互助幸福院不能有效解决托养需求等短板,府谷县从2019年开始按照“政府统筹、区域集中、资源整合、医养康养结合”的总体思路,在有条件、有需求的镇(便民服务中心)驻地开展农村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建设,为本辖区农村高龄、空巢、独居、留守等老人提供生活照料、文化娱乐、医疗护理、精神慰藉等全托、日托和临托等集中托养服务。形成了县、镇(便民服务中心)、村养老服务设施相衔接,布局科学、配置均衡、服务完善的农村养老服务兜底保障网络。

五年来,府谷县民政局在脱贫攻坚兜底保障工作中聚焦困难群众最迫切问题,敢想、敢做,开拓创新,扎实开展各类社会救助行动,着力实现全县贫困群众“应救尽救、应保尽保、应养尽养”,推动形成了一条社会救助、养老模式相结合的兜底保障对象养护工作模式,筑牢筑实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最后一道防线,为全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贡献民政力量。


                                        府谷县民政局     

2020年1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