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有众扶 :榆林市慈善+救助工作正式启动
发布时间:2022-09-30 15:26     浏览次数:次     来源:榆林市民政局


为加强社会救助与慈善救助的有效衔接,进一步建立社会救助与慈善救助相统筹衔接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慈善救助方法灵活、形式多样的特点,鼓励、引导、支持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爱心人士等针对急难个案开展慈善救助。928日上午,在“重阳节”即将到来之际,榆林市民政局、市慈善协会联合举办的社会救助与慈善救助相衔接工作启动仪式暨“重阳节”慰问活动在绥德县满堂川镇举行。




绥德县满堂川镇党委书记钱建雄致欢迎词,榆林市政协原副主席、市慈善协会会长刘洪宣布社会救助与慈善救助相衔接工作启动并讲话,榆林市民政局副局长张会堂就衔接工作提出意见。活动由绥德县民政局局长雷保田主持。




钱建雄表示,一直以来,满堂川镇全力以赴做好低保和低保边缘户的应保尽保,一丝不苟落实临时、重残和特殊残疾人救助政策,不断加大对困难弱势群众的兜底保障力度。

今天,各级领导和各企业的爱心在此融汇成滔滔洪流,滋润着满堂川镇困难弱势群众的心田,这是对扶危济困传统美德的最佳注解,也将对满堂川镇困难弱势群众的关爱及温暖传递到了的第一线,让困难弱势群众可以切实感受到党和社会的温暖。




榆林市政协原副主席、市慈善协会会长刘洪就慈善救助工作指出,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了加强社会救助力度,兜好民生保障底线,市民政局、市慈善协会开展的“社会救助与慈善救助相衔接工作”,进一步扩大了救助范围和帮扶群体,是关心关注弱势群体,践行民生保障的具体行动实践,要常抓不懈,要持之以恒。




榆林市民政局副局长张会堂就衔接工作指出,民政救助具有很强的政策性,慈善救助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民政部门要进一步激励慈善组织参与社会救助服务等公益性活动,解决城乡群众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问题,形成多元化参与社会救助的新模式;各县市区民政部门和慈善协会要建立双向通道,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民政部门将低保边缘家庭或者家庭困难但民政政策不能覆盖的困难群众信息反馈于当地慈善协会,慈善协会根据开展对口项目进行救助;要做好资金、资源、项目的统筹,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创建新的品牌活动,完善“一对一”、“多帮一”困难群众救助帮扶机制,形成弱有众扶的救助格局;要以低收入人口为重点,聚焦基本生活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充分运用民政低保渐退帮扶、特困供养、低保边缘家庭重病重残单人保、儿童保障以及临时救助等政策,强化兜底托底能力。要全面建立完善基层民政督导员制度,增强基层救助经办能力,不断提高全市民政救助工作的质量和服务水平,全力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启动仪式期间,市民政局、慈善协会领导共同为绥德县创惠商贸有限公司、榆林市香水盐化有限公司、榆林市中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绥德县仁爱医院颁发了捐赠证书。




今年,陕西省慈善协会、榆林市慈善协会,联合举行“九九重阳”敬老慰问活动,共筹集善款善物100多万元,慰问榆林市65岁以上老年朋友3300多人。

通过这次活动,共筹集善款善物26万元,救助、慰问困难群众201户,出席活动的其他领导和爱心企业家共同为65岁以上老人发放了米面油等生活用品。活动进一步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营造了爱老助老的社会氛围,充分表达了党和政府以及爱心人士对弱势群体和老年人关怀和关爱。

下一步,全市民政系统、慈善协会要加强社会救助与慈善救助的有效衔接,依托各级各类慈善组织,搭建政府部门救助资源、社会组织救助项目和企业个人救助意愿与急难对象救助需求对接的信息平台。进一步激励慈善组织参与社会救助服务等公益性活动,形成慈善+救助的新模式,切实保障好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努力绘就榆林民生保障的温暖底色。